散談咖啡風味
有沒有懷疑過這些搞精品咖啡的,怎麼就能從一杯杯黑黝黝的,看起來一樣的咖啡裡喝出那麼多滋味?什麼藍莓、草莓、蔓越莓、黑加侖、芒果、蘋果、橘子、柑橘、檸檬、桃子、無花果、杏桃、櫻桃、香蕉、茉莉、玫瑰、紫羅蘭、香菜、薄荷、香茅、鼠尾草、迷迭香、八角、肉桂、丁香、胡椒、肉桂、雪松、榛果、栗子、開心果、威士忌、乳油香,甚至榴蓮和龍延香等等數不盡的各種風味,這些風味究竟是真是假?
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懷疑過,不只是我,還有一次我們在新加坡,一位做了二十多年大宗咖啡生豆貿易的朋友也調侃著說:“你們這些年輕一代搞什麼Q的傢伙不知道是不是自我催眠,怎麼每次來我倉裡杯測都能喝出天花亂墜、滾滾紅塵來?
後來我接觸到德國 Coffee Consulate 創始人在介紹他們家咖啡風味鑑別系統時,我就忍就不住發難質問,你憑什麼就能要求我們按照你的分類法(水果、花香、草藥、菜類、香料、木香、烘烤香、礦物類、化學、微生物類)來對風味進行逐一細分聯想?我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一種“強迫聯想”或自我催眠?這系統後面有什麼科學依據?
德國佬老神在在的說:“咖啡杯測當中找的風味原本就是一種經驗聯想,咖啡裡當然沒有藏紅花和椰糖。咖啡生豆和其他所有你們能夠聯想到的東西一樣,玩的都是以大自然當中化學元素為原料的“拼配遊戲”,而這些風味特徵之所以能在咖啡當中被我們聯想到,是因為本來存在於咖啡生豆當中的化合物、糖和氨基酸,在”梅納反應“和”焦糖化反應”下所會出現的風味特徵而已“。
我想想也是,如果咖啡中沒有與這些風味相應的化學基礎,是憑空聯想,那我給你一根香蕉,你倒是試試看有沒有可能‘’聯想‘’出草莓味?換言之,那些你能在咖啡當中找到的風味,不僅是一種想像,而是有著文化和化學上的雙重屬性的。